快速导航

关于做好我校2016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

2016年06月13日 12:29  点击:[]
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(教学〔2015〕12号)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,根据河南省教育厅《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点》的要求,为全力做好我校2016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,现就有关事项安排如下:

一、提高认识,进一步增强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

就业是民生之本,创业是就业之源。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发展原动力,高校以学生为本,学生以就业为要。就业创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,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,更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,事关社会安全稳定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。做好就业创业工作,既是党和政府心之所系,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,也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。

201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765万人,河南省毕业生规模为51万人,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,任务更为繁重。我校今年共有普通全日制毕业生4532人,其中硕士研究生450人,本科生3684人,专科生398人。

各有关部门、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,高度重视,认清当前形势和任务,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,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,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、引导、管理、服务,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。

二、2016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路和目标任务

就业创业工作思路:学校要继续深入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“一把手工程”,健全体系,细化责任,明确任务,拓宽渠道,强化指导,创新管理模式,制定有效帮扶、精准服务的政策措施,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、就业观和创业观,提升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,多渠道、多形式就业创业,实现我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。

就业创业工作目标:一要按照学校目标管理的要求,明确任务,多措并举,夯实工作基础,增强就业创业工作的稳定性; 二要保持就业率稳定,2016年年终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3%以上,签约率进一步提高,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居于全省高校中上等水平。各院部离校前初次(6月25日)就业率达到75%以上,离校前最终(8月25日)就业率达到82%以上,年终(12月25日)就业率达到93%以上;三要按期完成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,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机制和信息反馈制度,健全就业状况对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的反馈机制;四要加强创业指导与服务,开展GYB创业培训,引导、鼓励、扶持学生创业,努力营造崇尚创业、褒奖成功、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和舆论氛围。

三、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

高校毕业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生力军,创业是就业的载体,创业是最好的就业。各有关部门和院部要切实发挥效能: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。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,加强课程建设,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,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全面开展规范化的GYB、SYB、模拟实训等创业培训和专题讲座,积极组织学生参加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业实践和竞赛活动,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;二要落实和完善创新创业政策。要进一步贯彻落实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”的战略部署,认真实施“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”。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,允许有条件的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,为创业学生清障搭台,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;三要加大创业扶持力度。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申办《就业创业证》,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学生给予创业补贴,并进行指导,遴选项目予以重点辅导、孵化、扶持和项目对接,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。四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。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,搭建创业交流平台,开展创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,加强创业咨询师和创业导师队伍建设,聘请创业成功者、企业家、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,做好政策宣讲、项目对接、在线咨询等服务,提高创业指导服务的水平和质量。

四、加强就业管理、指导和服务

(一) 搭建平台,拓宽渠道。广泛收集岗位信息,多渠道进行毕业生推介,做好各种类型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、洽谈会、招聘会、网络视频会的组织工作,为毕业生提供充足、高质量的就业岗位,提高双选活动的针对性、有效性和签约率。2016年学校层面要举办1-2场大型供需见面会、1-2场网络视频双选会,举办各类招聘活动不少于150场,各院部按不低于1场/100名毕业生的标准组织本院部的就业专场招聘会。学校主管部门和各院部要加强对校内招聘活动的规范管理、信息审核和安全防范,抓好意向性协议的跟踪落实服务。

(二)加强基地建设,拓宽就业渠道。稳步推进就业基地建设,加强与就业基地的互访交流,了解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,提升基地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和接纳能力,探索建立示范性就业基地,院部新增就业基地不少于1家/100名毕业生。

拓宽就业渠道,推进校地合作、校企联合、校企对接,构建我校与有关部门、科研院所、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,搭建平台,推动我校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、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,增强就业创业能力。结合“一带一路”等发展战略计划,拓展就业领域,引导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新兴领域、中小微企业就业。探索新的就业模式,开辟海外就业市场,为毕业生提供充足高质量就业岗位。

(三)引导基层就业,到部队建功立业。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,主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。各有关单位会同各院部继续实施好“农村教师特岗计划”、“西部计划”、“三支一扶”等基层项目,做好就业管理和服务保障,落实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。

武装保卫处、招生就业处、学生处和各院部要采取措施,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入伍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,落实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国家资助、退役后升学复学、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,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,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军营、报效国家。举办好“征兵宣传月”、“网上咨询周”等活动,对大学新生、在校生、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,确保征兵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。

(四)加强特殊群体帮扶工作。要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、少数民族、身体残疾、农村生源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,实行“一生一策”动态管理。实施“新梦想”就业创业帮扶行动计划,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、精准岗位信息推送,利用思想引导、心理辅导、技能培训、优先推荐、求职补贴等方式,对特殊群体毕业生做到有效帮扶、精准服务。继续做好“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”,及时掌握了解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意向,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对接,提高毕业生求职效率,做到求职有人管、服务不断线。

(五)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力度。各有关部门、单位要建立健全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,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,举办系列就业指导讲座,逐步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测评、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,提高就业指导的覆盖面、实效性和针对性。

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。建立学校、院部、班级三级联动政策宣传网络,通过线上、线下、纸质和多媒体等多种方式,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需求,分时段、分类别重点推送基层就业、自主创业、参军入伍、困难帮扶等政策措施,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确保大学生知晓、用好政策。及时发掘和宣传基层就业的典型人物和事迹,营造氛围,促进形成良好的就业导向。

进一步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。充分利用互联网+就业新模式,使用省市、我校就业信息网站及新职业网、就业APP、微信、校务信息等平台,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,建立就业状况统计机制,完善毕业生就业状况指标体系,及时、准确掌握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,依据学生升学、考公务员、积极就业和就业困难等意向,深入开展“一对一”动态服务管理,推送相应的就业政策、岗位信息、指导服务,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、差异化,达到互联互通、联合联动、有效共享,实现便捷高效、精准服务,提高毕业生求职效率。

五、做好就业数据统计、报送和核查工作

完善毕业生就业情况监测机制,及时掌握就业进展情况,各院部要指定专人负责,按时(旬报、月报、关键时点)统计、按要求报送毕业生就业数据;要督促、引导已经确定劳动关系的毕业生主动、及时上交就业信息,及时更新就业数据;要对报送就业数据进行全面自查、核实,确保真实准确。学校和教育厅将对毕业生就业数据实时动态管理、适时监测和全面核查,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数据弄虚作假,对毕业生就业率作假将严肃追责问责。

六、做好我校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工作

有关部门和各院部高度重视,认真实施,要在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广泛调查的基础上,通过对就业数据科学的、系统的、可量化的分析及调查,完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,全面分析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实际状况,做好我校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。

各院部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跟踪调查、分析,在当年12月20日前提供本院部的工作总结及就业质量分析报告。

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招生、教学工作、学生管理服务的反馈机制,健全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检测评价体系、专业预警、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,促进我校人才培养、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,推动我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。

七、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管理,确保校园稳定

(一)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工作安排。依据学校整体安排,2016届毕业生于6月10日返校,开展毕业论文答辩、毕业考试、毕业资格审查、就业手续办理、毕业典礼、证书发放、离校手续办理等工作,于7月1日-8日离校,工作日程安排见附件。各有关部门和院部要做好离校前后各项就业工作,指定专人负责,简化办事程序,提高工作效率,帮助毕业生顺利办理好离校前的各项手续。

(二)做好毕业生教育。一要加强就业形势教育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成才观,帮助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,规划职业生涯,积极主动就业。二要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,缓解心理压力,减轻心理负担,增强心理承受能力;三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,廉洁自律,勇于实践,终身学习,培养法制意识和创新精神,更好地服务社会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四要开展好致母校·致青春“五个一”主题教育系列活动,营造温馨、和谐的离校氛围。

(三)维护校园安全稳定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毕业生管理和服务工作,积极主动为毕业生解决生活、学习和就业困难,做好安全预案,加强值班制度,及时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,妥善化解潜在矛盾,妥善处置突发事件,确保毕业生离校工作安全、有序。

(四)各院部结合本院特点,在毕业生离校前夕,举办丰富多彩的毕业典礼及教育纪念活动,营造和谐的文明环境氛围,使毕业生愉快地告别学校,走向社会。

八、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体制

(一)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。学校要深入贯彻“一把手”工程,把就业创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,及时研判形势,协调解决存在问题,健全责任制度,逐级落实责任,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。

(二)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。加强工作机构、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,各院部要明确就业创业专职人员,推动落实“机构、人员、场地、经费”四到位的有关要求,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

(三)进一步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、经费拨款、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。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更名大学后的新要求,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,提高培养质量,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和院部招生计划、年终考核、绩效评价、经费划拨等挂钩,发挥就业工作的基础导向性作用,健全就业创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,逐步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。

关闭

版权所有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     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

邮编:450046       E-mail:zsjyc@hactcm.edu.cn